近日,我院法律系与山西丞迪律师事务所开展了系列合作活动。该律所由我院法律系2018届毕业生马瀚洋创建。马瀚洋律师作为该律所执行合伙人,通过两场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先后为毕业生和新生提供助力。与此同时,院所双方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展现出院所协同育人的共同担当,构建起了法律人才培养的立体桥梁。

毕业生专场:解码就业赛道 夯实求职底气
11月12日下午,马瀚洋律师为学院法律系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带来“励学明涯路,执业择机途——法学学子学职规划与就业指南”专题就业讲座。结合多年执业经验,他打破 “法学就业=法官/律师”的固有认知,系统拆解了涵盖司法机关、法律服务市场、企业法务、合规领域的“法治生态链”,详细解析不同赛道的准入门槛与发展路径。
讲座中,马律师重点强调了法律人的核心能力:诉讼律师需具备证据分析与庭审应变能力,非诉律师要筑牢商业思维与合规素养,而法条理解、案例检索、文书写作则是所有法律从业者的“立身之本”。互动环节,针对“实习成长技巧”问题,他结合律所实践案例给出“主动参与案件研讨”“独立完成类案检索”等实用建议,让在场同学们纷纷表示“既解宏观困惑,又得实操方法”。

新生专场:规划职业蓝图 启蒙法治初心
11月19日上午,马瀚洋律师再次走进校园,为25级法学新生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聚焦新生职业认知启蒙需求,讲座以 “法律职业的多元可能与成长路径”为核心,从职业方向选择、短期目标设定、长期能力积淀(如沟通协作、抗压韧性)等维度展开。
作为新生们的学长,马律师用“专业、抗压、价值”三个关键词,鼓励新生从入学之初便夯实法律功底,培养细节意识与主动思考能力。他结合行业趋势,介绍了数据合规、跨境仲裁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引导新生关注行业动态,树立“既懂法条又守温度”的职业理念,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签约共建:锚定协同育人 搭建实践桥梁
11月19日中午,学院同山西丞迪律师事务所在何克堂隆重举行了签约仪式。副院长王志斌代表学院与山西丞迪律师事务所正式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实习实训中心主任李圣涛代表学院向山西丞迪律师事务所授予“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牌匾。双方明确将通过专题讲座、实习岗位供给、模拟庭审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化合作内容。

学院副院长王志斌强调,学院始终专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此次与山西丞迪律师事务所,尤其是由校友作为执行主任的律所开展校企合作,是学院在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又一项重要探索。通过与律所的深度协作,学院可为学生,尤其是生源地为山西的同学,提供更贴合实际工作场景的实习实训机会,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同时,王志斌副院长表示,学院欢迎律所更多的资深律师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与前沿的行业动态,助力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马瀚洋律师表示,将竭尽全力为学弟学妹们传授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执业心得与学习智慧。欢迎同学们积极沟通,保持紧密联系。

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模式从“单次讲座”升级为“长效机制”,为法律事务专业学生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通道。系列活动是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以实习基地为依托,持续优化协同育人模式,为法治中国建设培育更多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法律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