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自10月底正式启动以来,按照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紧密结合系里工作实际,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呈现出学习深入、氛围浓厚、全员参与、主题突出、效果明显,学习与工作两不误的特点。目前整个工作紧张有序,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即将转入“第二阶段”,现将第一阶段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责任。
自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开展以来,院党委高度重视,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于2009年10月29日上午在3号教学楼模拟法庭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北京市督导专员兼党建工作联络员张秀国书记,中共海淀区教育工委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知道检查组副组长卞秀琴及小组成员薛晓莉;院党委成员,院系领导,各党支部负责人,我系党员及班主任参加了此次动员会。院党委书记余临做了动员报告,同时对各系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2、加强学习、形式多样,力求实效。
(1)为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有效,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一个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的学习氛围,我系采取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对党员集中宣讲,为学习科学发展观搭建学习平台。组织全体党员明确学习的必读篇目、精读读本,提出了学习的具体要求。组织集体学习4次,参加23人次,重点学习了《人民日报》关于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重点学习了第一、三、五、七点。每一位党员都做了学习笔记,边学习边讨论,加深认识和理解,并结合自身工作写了学习心得。
(2)教学副主任组织专职教师开展教研室活动3次,参加8人次,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一是关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二是科研,分为如下几种:申请学校的教学立项;撰写论文;撰写教材。
(3)外出参加会议学习2次,参加3人次。
2009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国际商务专业师资培训项目”计划已于2009年5月-7月全面启动,新启动的素质提高工程旨在培养教学能力突出、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将是培训的重点。我系李凤荣主任、专职教师谢秀娥、申志琴参加了此次的培训。
2009年11月23-27号,我系李凤荣主任和专职教师谢秀娥到杭州参加了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类课程建设暨会计系主任(院长)论坛和全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培训班会议,学习回来后,李凤荣主任于12月3日下午在3号教学楼305给全系教职工进行了一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业务讲座,主要讲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全系老师听过后,都表示受益匪浅,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广开言路,开门纳谏,发动全系教职工为系里工作建言献策。
2009年12月4日下午在3号教学楼309召开了全系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会,班主任老师围绕着自己班级存在的问题、系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就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第二阶段的工作学习科学发展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当前重点工作,坚持学习实践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当前工作。
5、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学习氛围。通过给每个班级分配一个教室,办板报的等活动,加强对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宣传。
二、 主要收获及体会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取得了如下几点收获:
1、我系全体党员及教工对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有了新的理解;
2、增强了系领导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今后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的自觉性;
3、激发了我系全体教职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4、以科学发展观衡量当前的各项工作,找到了存在的差距与问题,明晰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 存在问题
1、如何解决学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到课,课堂纪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问题。
2、如何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能力。
3、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流动党员不能参加学习的,要写出思想汇报,交给党支部。
四、下阶段主要工作思路
1、11月下旬到12月组织讨论,找差距,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教师组、班主任老师组分别进行。
2、2010年1月2月份进行总结,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在学院系里开展为什么要发展、怎么样开展献一策活动。
3、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